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无数终点的世界里,路程有终点,故事有终点,连看似无穷无尽的时间也被我们以年月日时分秒来画出了无数个终点。每当临近终点时我们都会去回忆,回忆我们在过去的一个阶段所经历的种种精彩,细细品味时光带给我们的一点一滴。那么在这一年即将临近终点之时,诸位热爱显卡的玩家们,又该回忆些什么呢?
				      值此年末盘点之际,中关村在线显卡频道决定发起一场别样的年度显卡横评。与以往性能或者性价比致胜的横评方式不同,本次横评的主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一年的最精彩的回忆。
				    
				      ● 冬日里的回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想要被什么人记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满足我们在图形领域多种多样的需求,每一个显卡厂商都在夜以继日的忙碌着,大量的产品被不停地制造出来并被推向市场。这一波又一波的产品和属于这个时代的其他被粗制滥造出来的东西一样,不仅快速充塞着我们的视野和神经,同时也掩盖了许多本来应该为世人所记住的光芒和亮点。
				    
				      流水线上不断走下的……产品
				      初冬是适合回忆的时节,清冷的空气让我们从一年的喧嚣和忙碌中沉淀下来。当心灵安定之后,我们自然会重新审视这一年的喧嚣——在每年成百上千款的显卡中,究竟哪些才是适合用户的,同时又能够反映出厂商特色和理念的,值得我们记住的亮点产品呢?
				    
				      sweet spot是值得我们记住的构架,那么产品呢?
				      不如这样吧,我们来想办法剔除掉那些没特色的芸芸过客,来一场关于一年中亮点产品回忆的年度横评吧。
				      ● 那些应该被我们记住的家伙们
				      既然是回忆一年中最值得记住的那些显卡,那唯一的限定要素就只有时光一项而已了。有介于此,我们决定一改以往对对象加以限制,力求为特定用户群体解决特定问题的横评方式,将送测产品的决定权交给厂商,让他们不再需要考虑售价、研发实力以及市场推广等诸多要素,自己选择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最能表达自己对待产品以及客户理念的,最拿手或者最优秀的产品。
				      本次年度显卡横评一共有25家厂商参加,每家厂商限送测一块显卡。由于我们并未对送测对象提出任何的限制,只要求厂商送测那些自己认为最有优势或者最具特色的2011年度的产品,所以下表这些参加本次横评的25款产品,就成了25章我们对这一年的美好回忆。
				      由于完全没有条件限制,我们收到了一大堆风格迥异的各色显卡,不仅售价从499到14888不一而足,芯片更是五花八门。这些产品背后看似空洞的各种构成和数据,实际上为我们揭示了很多的东西,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次参测显卡的一些有趣的数据吧。
				      ● 是什么给了我们快乐的2011?
				      时光荏苒,在那些伴随着一年又一年的岁月从我们指缝间溜走的横评中,对于横评产品构成的数据分析一直都是重头戏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市场的选择和现状,更表现了厂商以及消费者投注关注度的分布情况。今年我们未设置条件限制的横评方式,似乎让这种趋势和分布变得更加真实和有趣了。
				    
				        
				      一款厂商认为最理想的、最能反映其自身特点的产品,最基本的构成就是GPU芯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选择与自身特色最为契合的GPU供应商就成了一切的开端。我们面前这组数据,基本上表明了2011年一年时间里厂商们自己的选择。在全部送测的25款显卡中,NVIDIA芯片总数为19款,占据了总数的76%,而AMD芯片的比例则为24%,共计6款。
				    
				      有了GPU供应商,选择怎样的构架来构筑不同档位的产品就成了接下来将要面对的问题。在本次参测的25款显卡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是位于sweet   spot档的GF114构架,共计10家厂商选择了以此为基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sweet   spot作为性价比之选受到欢迎是可以理解的,但接下来的GF110以4款的总数占据了第二名的位置这件事,就显得有点出人意料了。在旗舰的身后,Barts、Cayman、GF116以及GF106芯片各自占据了适当的位置,而GT218则作为功能型产品的代表出现在了本次的横评之中。
				    
				      一款产品的售价,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厂商们究竟希望满足哪个阶层消费者的需求。在本次的显卡横评中,受厂商照顾最多的显然是中高端的消费者,因为共计12家厂商的参测产品售价处在1000-1999这一中高端消费者聚集和关注的区间。中端以及中低端的消费者同样没有被遗忘,5款参测产品的售价落到了这个区间内。旗舰级所处的3000元以上区间出人意料的以与中端相同的参测数量击败了高端产品的2000-2999区间,这是今年的横评给我们的另一个出人意料。
				      ● 性能还是特色,这是个问题
				      既然是横评,怎么进行横评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本次横评不同以往,699元和14888元的同场竞技让过去性能为主的传统横评方法变得不再公平。所以我们决定降低单纯游戏性能方面的考量,将更多的功能性因素考虑进来。
				    
				        
				      在横评考量的细项划分方面,我们决定以3Dmark   Vantage以及3Dmark11作为图形性能考量标准,在横评总分中占比25%,接下来描述运行状态的温度及功耗部分各占比10%,售价因素的占比亦为10%,散热、PCB以及功能型方面的考量则各占比15%。
				    
				      与往次的横评相比,我们本次横评所采用的这种计分方式更有助于产品特性的全面展示。如果某款产品的确具备闪光的特性,那么即便它并不具备动辄数万分的3Dmark成绩或者成百上千帧的游戏性能,其得分也不会因此而被大幅降低。虽然受关注最多的领域在3D性能,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只为了游戏而购置显卡。一款显卡的根本还是在于能够满足不同的多样化图形需求,而不是仅仅限定在游戏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范围内。
				      ●   测试系统软硬件环境
				      性能测试使用的硬件平台由Intel Core i7-975、华硕P6T-DELUXE以及宇瞻猎豹三通道DDR3-1600套装内存构成。细节及软件 环境设定见下表:
				    
				      
                        |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 
			          
                      
                         
  | 
                        中央处理器 | 
                      
                      
                        | Intel Core i7-975 Extreme   Edition | 
                      
                      
                        (4核 / 超线程 / 133MHz*25 /  
                          8MB共享缓存 ) | 
                      
                      
                         
  | 
                        散热器 | 
                      
                      
                        |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 
                      
                      
                        (单个120mm*25mm风扇 / 
                          1600RPM) | 
                      
                      
                         
  | 
                        内存模组 | 
                      
                      
                        Apacer   猎豹三通道套装 
                        DDR3-1600 | 
                      
                      
                        | (SPD:1600 8-8-8-24-2T) | 
                      
                      
                        
  | 
                        主板 | 
                      
                      
                        |   | 
                      
                      
                        | (Intel X58 + ICH10R   Chipset) | 
                      
                      
                         
  | 
                        硬盘 | 
                      
                      
                        | Seagate 1T | 
                      
                      
                        (1TB / 7200RPM /   32M缓存 /  
                          80GB NTFS系统) | 
                      
                      
                         
  | 
                        电源供应器 | 
                      
                      
                        | AcBel R8 ATX-700CA-AB8FB  | 
                      
                      
                        | (ATX12V 2.0 / 750W) | 
                      
                      
                         
  | 
                        显示器 | 
                      
                      
                        | DELL UltraSharp   3008WFP | 
                      
                      
                        | (30英寸LCD /   2560*1600分辨率) | 
                      
			        
				      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的稳定性,此次硬件评测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均为Microsoft Windows 7 正版授权产品。使用Windows   7正版软件能够获得最好的兼容性以及系统升级更新服务。
				    
				    
				      用户在体验或购买安装Windows   7的操作系统时请认准所装系统是否已经获得正版授权许可!未经授权的非正版软件将无法获得包括更新等功能在内的Windows   7服务。
				     
				    
                      
                        
                          |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 
                        
                        
                           
  | 
                        
                        
                          | 操作系统 |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RTM | 
                        
                        
                          | (中文版 / 版本号7600) | 
                        
                        
                           
  | 
                          主板芯片组驱动 |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for   Win7 | 
                        
                        
                          | (WHQL / 版本号 9.1.1.1125) | 
                        
                        
                           
  | 
                        
                        
                          | 显卡驱动 | 
                        
                        
                          | NVIDIA Forceware  | 
                        
                        
                          | (WHQL / 版本号   285.62) | 
                        
                        
                          | AMD   Catalyst | 
                        
                        
                          | (WHQL/版本号   11.10) | 
                        
                        
                           
  | 
                          桌面环境  | 
                        
                        
                          | 2560*1600_32bit 60Hz | 
                        
                      
			        
				    
				      ● 天朝独享,铭鑫GTX560Ti中国玩家版
				      高频版和特供版是每一个玩家都会关注的话题,善于抓住市场需求点和关注点的铭鑫此次送来参加横评的显卡,就是一款通过中国玩家专供以及极高的运行频率轻松抓住消费者眼睛的产品,它就是铭鑫视界风GTX560Ti中国玩家版。
				    
? 
				      铭鑫视界风GTX560Ti中国玩家版采用了超公版的豪华设计,双风扇6热管的强悍散热之下覆盖的,是8+2相供电为主的用料颇为饱满的PCB。整套散热及PCB设计,为铭鑫视界风GTX560Ti中国玩家版的高频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 
				      有了来自供电端和散热端的双重加持,铭鑫视界风GTX560Ti中国玩家版拥有了极高的默认运行频率。其基于GF114构架,拥有384个支持DirectX   11流处理器的核心运行在了940MHz的默认频率之下,远高于公版的823MHz,显存同样以4400MHz的水平领先公版的4000MHz。
				    
? 
				      没有花哨的功能,也不需要什么惹眼的外观设计,铭鑫视界风GTX560Ti中国玩家版仅凭借殷实充足的PCB用料以及由此带来的高频和高性能便成功的获得了不少编辑的青睐。对于sweet   spot级产品来说,在相当的价格上提供更高的性能就是更好地选择,因此能够提供极高默认运行频率的铭鑫视界风GTX560Ti中国玩家版,必定会成为喜欢特供版以及高频版产品玩家的良好选择。
				    ● 铭鑫GTX560Ti中国玩家版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中国玩家终于享受到属于自己的优秀专属版本显卡了。
				      ● 是的,2011年就是这样的一年
				      2011年即将过去了,在这吵吵闹闹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太多关于显卡、关于我们的应用以及我们自身的风风雨雨。这一年里,sweet   spot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整个市场的格局,更改变了我们对性价比这个词的看法。这一年里,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人们对娱乐消费的增加拉动了诸多游戏大作的上市。这一年里,随着液晶面板价格的不断下调,多屏的应用日渐深入人心。这一切的变化,都忠实地反映到了我们面前这些产品的身上。
				    
				      战地3等全新游戏的推出,为图形硬件带来了新要求
				      sweet   spot级产品的出现,可以说是2011年度显卡界最重大的事件。甜品级的出现拓展了显卡制造业的新领域,完善和细化了中端到高端之间的产品线分布,尽管其出现本身导致了一些诸如中端产品不得不下压性能之类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足以否定sweet   spot产生的推动意义。
				      在我们本次横评的25款产品中,位于sweet   spot级的产品超过了总数的一半,多达13家厂商将体现自己实力、风格或者理念的机会给了这一级别的产品。无论是推出高频超公版的索泰,为玩家提供超豪华定制并走差异化路线的七彩虹,突出实用主义的盈通、铭鑫、翔升,亦或是注重空间节省的讯景,都将自己对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的理解与认知融入到了sweet   spot产品中。相信这将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我们将会在越来越多的sweet spot级产品中见到适合不同用户需求的上乘之作。
				     
				    
				      sweet spot的出现是今年显卡界的大事
				      随着液晶显示器价格的不断下降,对多屏应用关注度的提升以及逐渐普及也是2011年显卡产品的一大特色,几乎所有参加横评的产品都标配了多种接口,更有像专注于民用多屏输出应用的北影以及简便游戏多屏输出的影驰这样的厂商和产品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类似的产品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
				    
				      多屏应用带来的享受
				      当然,作为显卡,不管我们如何强调多样化应用性以及满足适当需求的重要性,游戏性能都始终会是最受关注的焦点。受限于家用机与PC游戏关系等等陈年痼疾的束缚,大多数年内出现的游戏大作在执行效率及优化层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这让很多游戏大作都对硬件提出了并不算合理的高配置需求,同时也导致了高端显卡尴尬的处境——在那些硬件要求较高的游戏当中,他们的性能较之旗舰级没有优势,售价又普遍比sweet   spot高出许多,这种尴尬被忠实的反映在了本次横评送测产品的构成中,同时也造就了华硕、微星以及技嘉这样的技术大厂推动下的旗舰级崛起。这种情况,也许要等到DirectX   11游戏真正普及,甚至家用机更新换代之际,才会有所改观吧。
				      以上这些,就是本次横评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启示。如果没有这25款产品的精彩表现,我们也许无法体会到这一年里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个中滋味。这就是2011年,最好的2011年,糟糕的2011年,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的2011年。时光还在飞逝,精彩还在继续,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的显卡市场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更精彩的记忆吧。